详细说明

聚丙烯酰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浏览 发布时间 15/07/15

     国内聚丙烯酰胺的年产能和产量已分别增加到50万吨/年和32万吨/年。2006年,国内聚丙烯酰胺的表观消费量约为31.87万吨,其中,石油开采领域对PAM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8.5%,水处理领域约占11%,造纸领域约占7.8%,纺织等其他领域约占2.7%。 聚丙烯酰胺PAM在水处理中可用作絮凝剂,对自来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澄清;在污水处理中用作污泥脱水;在工业水处理中用作重要的配方药剂。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在供水紧张或水质较差时,都辅助采用PAM作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PAM已成为絮凝剂的主要品种,2006年,我国水处理领域消费聚丙烯酰胺约3.5万吨。聚丙烯酰胺PAM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作驻留剂。我国是纸张生产和消费大国,2006年,造纸行业对聚丙烯酰胺的消费量约为2.5万吨,预计2010年该领域对聚丙烯酰胺PAM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万吨。
    目前,用于水处理、造纸的PAM以阳离子型品种为上乘,近两年来,发达国家PAM类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占生产总量的60%左右,且每年仍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内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大多是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只占10%左右,且大多数质量较差,这已成为制约我国水处理和造纸行业发展的瓶颈。每年国内的造纸厂都需要从台湾、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的PAM。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不断增加,PAM的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2006年我国PAM进口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06年进口量达2.62万吨。 近期展望,我国应用聚丙烯酰胺PAM类有机产品作水处理剂,将会随水质性缺水的范围扩大、国民对饮用水要求的提高而逐步扩大。目前,全球PAM的水处理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达到37%,而中国仅为11%左右,发展潜力很大。
    随着我国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的加快,聚丙烯酰胺PAM的消费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10年该领域对PAM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8万吨。造纸行业,由于日本的荒川化学工业公司、精工PMC公司、播磨化学公司在中国加大对聚丙烯酰胺生产的投资,未来造纸行业用聚丙烯酰胺PAM进口量将减少。2010年,我国聚丙烯酰胺的进口量将约为2万吨。石油行业用聚丙烯酰胺的发展重点在开发超高分子量品种。大庆油田的实践结果显示,每注入地层1吨超高分子量PAM聚合物则可增产原油150吨至200吨。为了保证石油工业的高产、稳产,各老油田的三次采油技术的推广,近海油气的开采和环境保护国策的实施,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等行业均对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国家已将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项目列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